华大基因成功过会,基因巨头叩开A股大门!

2017-05-25


5月24日证监会消息,被誉为“生物界腾讯”的华大基因首发上市申请IPO通过,叩响了A股大门。恭喜华大基因!恭喜松禾资本!同时也为参与该基金的启元客户们感到高兴!从过往经历来看四海名扬光环笼罩的华大基因,有过多次上市尝试,但却波折不断,这次过会成功,也为华大基因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。华大基因专注于进行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基因组研究,并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于生活中。




来源|  综合自经济观察网、21世纪经济报道


华大基因发展史


1999年,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健“先斩后奏”代表中国拿下"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% ”项目,为了这个项目,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。后来,华大基因先后完成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(10%)、水稻基因组计划、家蚕基因组计划、家鸡基因组计划、抗SARS研究、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,在《Nature》和《Science》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,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。


华大基因初创时,处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下游,提供基因测序仪和试剂的行业上游市场绝大部分被美国的illumina占据 。除供应测序仪外,游应用商必须购买仪器运行所需的耗材和试剂,基本上不具有议价能力。


2010年,华大基因购买了128台Il-lumina测序仪,之后,Illumina随即宣布其配套试剂价格上涨。


2013年,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成功收购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(下称CG)。通过CG,华大基因得到了测序仪的专利知识产权。这对于华大基因而言意义重大,从此开始自我研发之路。


“2012年起供应商把我们当对手,到2013年不给我们修老机器,不卖新机器,试剂又提价,我们日子很难受。”汪建曾对记者表示。


华大基因加紧测序仪的研发,2015年推出了BGISEQ-500,2016年推出了最新的BGISEQ-50。BGISEQ-50是一款小巧的台式基因测序仪,更适合基层生殖服务测序市场。


2016年度,华大基因营业收入为17.11亿元,净利润为3.82亿元。华大基因被誉为基因界的“腾讯”,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,为医疗机构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,其中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是华大基因的最核心业务,2016年该业务收入为9.29亿元,占比54.62%。


在华大基因2016年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大客户中,中国烟草总公司位居第一,华大基因为其主要提供的是基础科研类服务,销售额6799.52万元,占比3.97%。美年大健康位列华大基因的第二大客户,采购额5739.55万元,占比3.35%。


作为一家明星公司,华大基因的股东可谓巨头云集,据其申报稿中显示,其有43家股东且大多数为机构股东,中国人寿、华夏人寿,深创投、上海云锋、同创伟业等国内知名机构皆在列。


基因巨头正式登陆A股进入倒计时


根据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,本次华大基因拟发行4000万股,筹资17.32亿元,估算其发行价在43.3元左右。按照目前的发审节奏来看,华大基因有望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。


回顾华大基因的上市历程,颇有些一波三折。被誉为“国内基因测序龙头”、“基因测序界的腾讯”的华大基因于2015年12月以2456万的年利润入IPO创业板排队序列,首次亮相IPO队列即备受市场瞩目;2016年10月27日,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,中止情形显示为: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,但随即华大基因及时对外澄清给市场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

数据显示,华大基因近几年经营业绩也呈增长态势。2014年到2016年,华大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11.32亿元、13.19亿元和17.11亿元。尤其是在2016年,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29.71%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上年的2.62亿元提升到3.32亿元,同比涨幅达到26.71%。


目前华大基因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、基础科研类服务、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业务板块。其中,生育健康类服务在四大业务板块中营业收入占比最高,数据显示,2014-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.57亿元、5.68亿元和9.29亿元。


华大基因其中一家机构股东董事长表示,“虽然市场上有不少生声音认为华大基因的估值已经被炒得过高,但我们认为对这种代表未来变革的公司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,目前华大基因利润达到3个亿的水平,我们认为表现已经相当不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