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抵达硅谷,经过周末两日的休整,在合作伙伴硅谷未来学院的安排下,启元2018探寻硅谷科技创新之旅从周一开始正式进入佳境。上午整整三个半小时的《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系列课程》,下午前往SV Tech——专注投资硅谷地区进入壁垒较高的深层科技的风投基金,包括启元同事及一二级市场各细分领域投资人在内的20余人,对硅谷创新生态有了最为直观和真切的感受。
未来一周中,小编将以“夜话”为主题,推出系列报道。以此为题,在于此次探寻之旅不仅意在探寻,更希望通过相互分享,观点碰撞,共同成长。因此,大家每天晚上回到酒店后还会分享交流,将最深刻的感受、收获进行探讨,这也将是最为精华的部分。
上午见证硅谷创新科技的前端科研机构——斯坦福国际研究院(简称SRI),下午参访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资本端。虽然只有短短一天,大家感受最深的是硅谷创新生态中的开放、分享、高效文化,get到科研项目如何从立项、研究,到孵化、风投资本进入、产业应用全链条如何高效率推进,也get到硅谷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科技与创新高地的答案。
科技研发项目的高端“外包商”
——SRI研究院
斯坦福国际研究院(简称SRI),字面理解,似乎仅是一家世界最知名大学的研究院。而实际上,这家已有70多年历史的非盈利机构,因为在科技研发和孵化、转化方面的耀眼成绩,1970年就从斯坦福大学脱离出来,成为独立的研发机构。在这里,诞生了Siri、高清电视、超声波、远程手术等无数造福人类的黑科技,很多人将SRI称为成就硅谷的幕后英雄。
启元财富产品总监范曜宇用“科技研发项目的高端外包商”来形容SRI的角色。在SRI内部,有着新材料、工程、教育、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能源环境各科技领域的研发团队,同时根据项目需求联合外部机构共同研发。除了约85%的项目来自于美国政府(航空航天局、教育部、卫生部、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),还有来自于世界各国政府及企业机构的大量研发项目需求。
SRI执行董事Claude Leglise在课上介绍了多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,如与摩托车生产商雅马哈开展合作,开发AI机器人进行摩托车驾驶,收集驾驶过程中的各种参数,为雅马哈开发安全系数更高的摩托车产品;又如与建筑领域机构合作,通过视觉技术应用,只需要一位工作人员带上视觉眼镜,就可以用最少的人力,更高效率、更精确地检测建筑质量。
△ Claude Leglise教授给大家介绍SRI研究院的创新体系
不仅仅扮演按需研发的角色,Claude Leglise不断强调,SRI要做的是把实验室的技术成果,带入到市场应用中,让其产生商业价值。他们会帮助研发团队思考,其所认为的问题是否真正市场所需求的,应该形成怎样的商业模式。“如果你和30位潜在客户聊一聊,就会知道你所认为的问题是否真正存在,然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案,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构建商业模式,让他们愿意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。”
科技成果形成后,研发团队可以单独拆分出去,形成创业公司、向风险资本融资寻求发展,其中很多被并购或者上市。“基本上每年,SRI会有7-9个拆分出去的创业公司。” Clauge Leglise教授说。据介绍,如果有科研成果拆分出去,SRI会获得其中一定比例的股权,后期项目退出所获得的收益将在SRI内部进行分配。这一分配机制,令SRI作为非盈利机构,在获得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非常好地解决了科研开发所需经费及团队激励等问题。拿Claude教授的话来说,“非盈利不代表不盈利,而是将盈利重新投放到研发和日常成本中。”
△SRI课程上,访学团成员向教授提问中
“硅谷为什么引领世界科技?从SRI出来,就了解了,这个机制很好地解决了科学家们面包和梦想的问题。给你最好的资金支持,留住最好的科学家在这里工作。”一位小伙伴如此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在硅谷,除却SRI,还有其他众多科研机构(如数百家孵化器),承担着类似研究成果诞生和孵化的角色,这将是此次探寻之旅接下来几天的重点所在。
高效率创新背后的
开放、分享、高度诚信文化
一言蔽之,硅谷模式的特点是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,科研与生产相结合,科研成果高效率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,形成高技术综合体。高效率的背后,其开放、分享、高度诚信文化的催化作用,也令团队成员感受深刻。
例如,在硅谷大学例如伯克利、斯坦福,学生们很少会在图书馆和教室学习,而是看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厅很多人在喝咖啡,在交流中学习。他们会推荐自己的项目,或者向朋友分享某个项目。在这里,有着很多的社交活动,大家相互分享知识、信息。如果我帮不了你,他可以帮得到你,我就会介绍你们认识。
“在硅谷,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连接通常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”,在下午与SV Tech基金交流中,基金负责人如此形容硅谷的分享文化,意即通常只需要通过1位认识的人,就可以获得对另1位陌生人的信息,而这种信息往往是非常准确的,信用交易成本很低。因此,投资人往往无需像国内一样,依靠复杂的法律文件,或者创业者自身在项目中投入一定比例,来降低投资风险。
△前往专注于硅谷深层科技投资的SV Tech基金拜访交流
“我们有一条戒律,要快速地验证失败、便宜地失败。” Leglise教授说,相比较于损失几百万美元投资款,时间成本更重要,要快速意识到项目会不会成功,要快速意识到失败,并转向新的方向。这一戒律之下,我们可以看到硅谷新生力量的快速迭代,通过市场验证不断诞生新的巨头。
Highlights
△当晚的分享交流中,大家各抒己见
》相较于国内,硅谷是科技投资的“富矿”,不仅项目源极为丰富,而且同等水平技术项目的估值,往往是国内1/2-1/3的水平,这是值得投资人所关注的。
》很多投资人会困惑于风口是否值得跟,硅谷重视技术创新高于模式创新的文化,或许值得借鉴。单纯的模式创新,可能会带来阶段性风口,但是进入壁垒不够高,很容易被别人替代;科技创新所具备的壁垒,所获得的将是更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。
》结合中国的市场优势,将硅谷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中国市场中,将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落地路径。
To be continued……
硅谷未来学院,是一所面向全球企业家、创业者及投资人的创新服务机构,专注于提供引领未来科技与商业创新的课程及认知服务,致力于打造集海外定制游学、跨境项目对接、人才智库、前沿科技论坛、私募股权投资为一体的国际化资源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