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民族之美,发现不同之美 | 2016启元松禾贵州公益行记之一

2016-08-06

8月5日,启元松禾公益行正式成团,大大小小,浩浩荡荡几十人。


出发了,心情跟南方晴朗的天空一样明亮愉快。




身穿彩虹,飞越彩虹。一个大家庭就此诞生。



这次公益行的目的地是贵州,不仅山美、水美,还是国内最多少数民族聚居省。千百年来,不同的民族文化,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相互交织、融合、共生、辉映,使得这里的文化绚丽多彩而又独一无二。


来自途中的随手拍



龙应台曾今说,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。这句话同样适合我们遇到的那些苗寨老乡。虽然是第一次见面,但是他们的热情、淳朴和真诚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为之感动。


苗寨人热烘烘的情谊要从一杯拦门酒开始。来到苗寨,怎能不喝一杯拦门酒,这是苗家最大的特色之一,进寨之前,一定要喝。一碗酒代表了苗家的深深情意,是苗家待客的最高礼节。





小朋友用表情在说,大写的不好喝,哈哈


来了贵客,好酒要喝,好菜要有,苗家人的盛情难以推却。


院子里的露天餐厅,与星空、夏虫共进晚餐。大家伙围坐一圈,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,尽情聊天,围栏外夏虫鸣叫,院子里气氛热切。一切都刚刚好。



酒足饭饱,多才多艺的苗寨姑娘们开始歌唱,跳舞。我们不会跳,但是手拉手,围成一圈,烧红的篝火照亮了大家的脸,每个人都是笑吟吟的。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酒不醉人人自醉。







当然,千万不要小看我们的这群来自城市的孩子,说起来也是个顶个的文艺骨干。



唱歌自然也不在话下,

感谢00后三姐妹的倾情演唱



除了歌舞,还有文艺范的灵魂画手







以上才艺都没有也没关系,不是还能学嘛~猜猜下面两个小朋友手中拿的东西是什么的?



这是苗族特有的、传承了几千年的芦笙,是一种乐器,最早可见于《诗经》:"吹笙鼓簧,吹笙吹笙,鼓簧鼓簧"。


小家伙们学起来也是有模有样滴


旅程过半,像这样浓重、热情的欢迎仪式,在后面的几天,我们时时会遇见。


拦门酒不一定甘甜好喝,姑娘的舞蹈也不一定都是姿态优美,但是苗寨人的淳朴、快乐、热情和毫无保留的坦诚,一定是旅途中最美好的回忆。


身着艳丽服饰的少数民族小朋友,美美哒



客人来了,忙碌却开心的苗族奶奶




还有这位苗族的民族艺人(中间),我们叫他王老师。



这次行程,前几天都住在王老师家中,一路上,王老师也是尽心陪伴和照顾,他言语不多,但在我们即将要走的前一晚,王老师发了如下一段深夜寄语↓




 嗯,他还是一名值得尊敬的语文老师。图为王老师在教孩子们唱苗族歌曲



这次我们来到的其中之一的苗寨叫丹寨,这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,水、侗、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,自然资源丰富,民俗文化古朴浓郁,除此之外,这里还是“中国国纸之乡”。


据说这种造纸术历有千年,是中国最古老的造纸术,而造出来的这些纸也大有用途,专门提供给国家古籍、文物修复之用。可见其珍贵。这是成品,美cry。



我们也来体验一把造纸匠人的半日人生



纸上的花草都是随处可摘的野花野草、树叶,随意拼拼摆摆,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,一副由小雏菊、各种树叶、狗尾草绘出的画作便跃然纸上。



除此之外,我们还体验了蜡染工艺,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。


听课




观摩



动手



当当~成品出来啦

(其实还是半成品啦)



短短三日,时间并不长。彩虹大家庭因为彼此的陪伴和照顾,相互间更加熟悉和亲昵,越往前走,欢笑越多。



问及参与到这次公益行的孩子们有什么样的体验?他们说“这个世界原来是不一样的”。


是的,世界那么大,你一定要去看看。因为只有去看了,才知道,这个世界不仅是大,而且还是如此精彩。


我们的旅程,未完待续。。。。。


发现·传递·分享·传承民族文化之美


奉上一些值得记录的美好瞬间